南深
 
 

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返回列表

过去10年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广州仅上榜3次,深圳更少

2022-10-18 来源:国民经略

文章来源:国民经略

文|凯风

幸福,正在成为一种竞争力。

衡量一个地方的综合实力,既要看经济、人口、产业、收入等宏观指标,也不能忽视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公共服务水平,更要看到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等软性指标的分量。

那么,谁是我国最具幸福竞争力的城市?

01

幸福是主观感受,但也不乏客观衡量指标。

关于幸福城市的评选,持续周期最长且最具影响力的当属瞭望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

这一榜单,不唯GDP,不唯城市知名度,涵盖了就业、居民收入、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城市吸引力、公共安全、教育、医疗、交通等9大领域,覆盖上百个指标。

以最近10年为观察周期,哪些城市的幸福指数最高?

可以看到,从2012年到2021年,连续10年上榜TOP10幸福城市的只有3个:成都、杭州和长沙。

其中,成都、杭州一直稳居TOP3之列,杭州连续2年位居第一,成都更是连续8年蝉联榜首。

如果以榜单首次发布的2007年为基点,成都以14次上榜的成绩,位居各大城市前列。

二线及三线城市成了幸福城市的常客。一线城市中,广州仅上榜3次,北京上海各2次,深圳更少,原因是什么?

幸福感虽与经济实力正向关联,但并非GDP越高就越幸福。毕竟,在居高不下的房价、长达1小时的极端通勤、逼仄的城市空间、无处不在的生存压力面前,幸福感总有点那么奢侈。

相比而言,凡是连续入选的城市,不仅具备一线城市所共有的“发达”成分,也拥有一线城市所缺乏的独特优势。

这些城市不仅GDP总量居前、人均收入领先、就业空间广阔、人口持续涌入,而且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资源之丰富丝毫不弱于一线城市,而在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则能力压一头。

可以说,最具幸福感城市,正是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这不只是一项荣誉,更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

02

成都为何能连续10年拔得头筹?

说起成都,第一个映入脑海的“天府之国”,随之而来的就是那句耳熟能详的话:

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有的城市能给你事业,有的城市能给你生活,成都是为数不多几个“鱼和熊掌都能兼得”的地方。

论经济,成都与重庆所组成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中国经济、城市群和综合交通名副其实的“第四极”。

作为经济大市,过去10年,成都完成了从二线省会向新一线龙头的巨大跨越。

经济位次从2011年的十名开外跃升到2021年的第7位,GDP增幅高达171.3%,位居各大城市前列。

论城市能级,成都是Beta+级(世界强二线)的世界城市,也是商业魅力意义的新一线城市龙头。

根据权威机构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名册》,成都近年来开启了“三级跳”:2016年连升4级晋级Beta- 2018年再度跃升2级至Beta+,2020年此前的71位上升到59位。

论人口吸引力,作为中国人口第四大市,成都的人口增量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

2021年,成都常住人口达2119.2万人,相比上一年增长24.5万人,增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得益于后疫情时代人口回流的武汉。

以10年长周期来看,成都人口增量则跃居中西部第一。

根据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到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大增581.9万人,仅次于深圳的713万和广州的598万人,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

论产业,成都早已不是几十年前只能靠着“三根半烟囱”蹒跚起步的工业城市,而是一个坐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万亿级产业,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能源环保等10个千亿级产业,打造无数新经济、新场景的机会之城。

伴随着经济产业成长,成都已成为一流企业的“重仓”之地。

10年前,成都不仅世界500强企业颗粒无收,中国顶尖企业不多。如今,已有3家世界500强企业、10家中国500强企业、近8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整体规模跻身全国前列。(参阅《最新中国500强揭榜!谁是第一强省?》)

论创业机遇,成都连续多年荣膺“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等称号。

这方面,企业数量的增长最具说服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成都实有市场主体总数达到331.9万户,超过上海、重庆,位列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第2位。

这背后,成都已连续4年维持在50万户以上、连续2年维持60万户以上的高位运行增长态势。

大型企业茁壮成长,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是城市飞速发展的最佳见证。

论生态环境,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正在成为成都新的城市名片。

青藏高原臂膀东延、岷江滋润之下的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窗含西岭、花重锦官……古诗词里的意象,如今正在成都变成现实。

成都是我国第一个公园城市示范区。绿水青山、宜居宜业、巴适安逸,不是口号,而是内植于“公园城市”的定位中。

如今的成都,不仅是“强省会”崛起的榜样,也是宜居宜业的标杆,更是超大特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样板。

03

幸福城市,是对一个城市的最大褒奖,也是一个城区主要的竞争优势所在。

与成都蝉联幸福城市榜首一道而来的,还有当地多个城区连续多年跻身其中。

近日,“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 正式启动,成都及成都市温江区、双流区等集体入围

这是温江区第四次现身其中。

在2019年到2021年,温江曾先后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美丽宜居城区、活力创新之都、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等称号,今年再获荣誉,具有很大希望。

从宜居到创新再到企业家幸福感,温江的“幸福城市”是丰富而多元的,背后对应的正是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人才环境、创新驱动、营商环境等的齐头并进。

一个“金温江”,就足以道出其中的关键。

全国有2700多个区县,但以“金”字冠名的少之又少,“金温江”到底“金”在哪里?

金温江的金,说的既是地理区位之优越,也是人文生态之良好;既是经济产业之发达,也是城市治理能力之突出。

作为古蜀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温江地处成都平原腹地,是都江堰精华灌区首泽地,雪山之水至此而温,故名“温江”。

区内河网密布,土肥地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金马河、江安河流域孕育了延续千年的天府农耕文化和大美田园景观,鱼凫文庙流淌着鲜活的历史文脉,是天府大地光芒犹存的文化地标。

成都各区县分布图 图源:成都2035国土空间总规(征求意见稿)

时至今日,虽然高楼大厦林立,高新产业崛起,温江仍旧是中心城区中不可多得的生态之城。

每一个来过温江的人都印象深刻:从“南城”鳞次栉比的产业园走出,抬头即可望见雪山,触目皆是公园绿地,河流两岸各种文创场景层出不穷,整个城区的烟火气、现代感与生态美融为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温江则是最近公园城市的地方。

无论是 “幸福温江·美好之城”的定位,还是“南城北林两河一心”的区域布局,都可见温江对于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重视程度。

在宜居之外,温江最近刚拿下了颇具含金量的“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区)”。与温江一同上榜的不乏广州黄埔区、深圳南山区、佛山南海区等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区。

如果说市民的幸福感来自方方面面,企业家的幸福感,则与一个城区发展最核心的产业集群、人才“密度”及营商环境息息相关。

一言以辟之,企业家幸福感检验的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这些上榜的城区,经济实力都不弱,均以创新驱动为特点,且都有跻身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赛道的支柱产业,更不乏“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的殊荣。

广州黄埔以汽车、电子、能源见长,深圳南山以电子信息、互联网为支柱,温江则是西部地区大健康产业的重镇,也是成都打造生物医药产业的主阵地。

目前,温江已聚集药明康德、博奥生物等520余家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和上下游协作企业,在研在产药械品种1422个,中国人寿、泰康人寿等五大保险公司高端康养项目齐聚温江,医药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连年保持20%以上增长,以高端医疗、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为核心的“三医+”主导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坐落于温江的成都医学城

无论是电子信息,还是新能源汽车,抑或生物医药,无不需要高端人才作为支撑。

温江的优势在于,本身高校众多,培育了大量本土高新人才,形成了省内外八方人才汇聚的局面。

今年初,教育部发布第二批双一流大学名单,四川共有8所高校入围,其中温江便有3所。

四川8所双一流大学

这些高校的存在,为温江揽获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92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42个公共技术平台,以及不计其数的高学历人才储备。

数据显示,2021年,温江区人才总量已达32.7万人,而全区常住人口也才100万人出头。

其中,更是聚集了“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205名。如此庞大的人才储备,如此多的高层次人才,无疑将为企业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营商环境方面,温江与黄埔、南山等区更是各有所长。

广州黄埔的“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为人所津津乐道,深圳南山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等探索走在前列。

在温江,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区域核心竞争力,作为撬动新一轮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有竞争力发展的支点。

近年来,聚集主动服务、减化服务、增值服务,探索出的“一窗受理”改革、提醒服务改革、“全科”帮办代办等,为多地所借鉴。

其中,“提醒服务”改革被省发改委评选为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第五批)向全省转发,并纳入成都市营商环境5.0版改革举措,在全市复制推广温江“提醒服务”改革经验。

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审批做减法,服务做加法。政府在其中不是简单的管理者角色,而是换位思考之下的“乙方”,千方百计为企业着想。

当地官方的话说得更为形象且深刻:

“以部门的‘难受’换取企业的舒服,以干部的“憋屈”换取市民和企业家的舒坦。”

由温江区率先探索的“提醒服务”改革,就是这一思维的体现。

近年来,温江梳理了44个部门641项提醒服务事项,针对企业、市民、部门制定3张“提醒服务事项清单”,覆盖证照临期、风险预警、节点服务、协同管理等领域,让企业和市民知晓“找谁办、怎么办”。

“提醒服务”改革,或许只是营商环境改善的一小步,但这背后彰显了城市与市民和企业共生共荣的至诚态度,也是营商环境改革的核心所在。

所以,以生态为基,以“人城产融合”为方向,以美好生活为最终追求,一个朝气蓬勃而又充满竞争力的现代版“金温江”呼之欲出。

04

在各大经济排行榜上叱咤风云的一线城市,在幸福城市评选上却一再难逃落选的命运。

这一局面的出现,意味着厌倦了996和内卷的新一代年轻人,开始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相比于一条腿走路的一线城市和短板众多的中小城市,蓬勃发展的二线省会成了普遍选择。

过去,二线城市主要承接的还只是来自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只能带动劳动力人口的回流。

如今,包括互联网、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在内的众多“大厂”纷纷在二线城市展开布局,高学历人群开始流入。

在这些二线城市,产业发达、交通便利、生态宜居、治理优势突出的城区成了首选。换言之,能够“许你一个美好未来”的地方才是人们的优选之地。


所以我们看到,以成都高新区及温江区、重庆两江新区、武汉东湖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为代表的新城区,正在成为人口流入的主要承载地。

<p style="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20px; padding: 0px; text-indent: 28px; font-size: 16px;

分享到: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区白石路3609号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二区9栋B811
电话:0755-26086663    邮箱:qh@nsjob.net
首页 主营业务 成功案例 招聘与管理 资讯中心 关于南深
南深股份服务号
南深人才订阅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7 深圳市南深股份  粤ICP备17067566号 人资管理系统